Friday, August 27, 2010

2010-2011欧冠小组赛抽签结果

继续杯具。

A组 国际米兰   云达不莱梅   托特纳姆热刺     特温特(荷兰)
B组 里昂       本菲卡       沙尔克04         特拉维夫工人(以色列)
C组 曼联       瓦伦西亚     格拉斯哥流浪者   布尔萨体育(土耳其)
D组 巴塞罗那   帕纳辛奈科斯 哥本哈根         喀山红宝石(俄罗斯)
E组 拜仁慕尼黑 罗马         巴塞尔(瑞士)   克鲁日(罗马尼亚)
F组 切尔西     马赛         莫斯科斯巴达     日利纳(斯洛伐克)
G组 AC米兰     皇马         阿贾克斯         欧塞尔(法国)
H组 阿森纳     顿涅茨克矿工 布拉加 (葡萄牙)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塞尔维亚)

最佳门将 塞萨尔 国际米兰 巴西
最佳后卫 麦孔   国际米兰 巴西
最佳中场 斯内德 国际米兰 荷兰
最佳前锋 米利托 国际米兰 阿根廷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friends里出现过的bug

偶尔想到的。仅供娱乐,欢迎补充,欢迎拍砖,欢迎转载。

1. chandler在照和monica的结婚通知照时,一照相就紧张不上相,但在婚礼上照相很自然;
2. Rachel说他刚看见chandler时觉得他是gay,后来看到他在一个birthday party上一直盯着pheobe的胸看,觉得他可能不是。实际chandler与rachel很早就认识,至少在rachel高中时参加chandler&ROSS的party被chandler吻时就肯定知道他不是了吧,pheobe应该是后来才进入他们生活的;
3. ross说chandler在大学时喝醉sleep with清洁工(7x04),chandler说那是你自己干过的事。但ross好像曾说过carol是他的唯一一个;
4. (Thanks to FantasyStar) Rachel在有一集中对有关眼睛的事情非常weird,但之前有一集Monica的眼睛被冰弄伤,Rachel去关心,没有一点weird;
5. (Thanks to ^_^)Chandler和joey的那个女朋友搞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两个吵架,然后他去找那个女的道歉,说,fight之后,可以更好的move on。可是和monica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吵架,产的了好像不会谈恋爱一样,以为吵架两个人就完蛋了;
6. (Thanks to ^_^)菲比想给她弟弟生孩子,她亲妈给了她小狗让她试试给别人孩子很痛苦,那个时候Chandler完全不对狗过敏,可是后来说他不喜欢狗,puppy都不喜欢,还借口说过敏;
7. 9x02,Ross说自己生日是Oct.18th, 在4x05里,他说自己生日是Dec.但没说日期。同样一集中,Rachel说自己生日是May.5th,可是,在第七季第二个二集《钱德勒的爸爸》里,瑞秋和罗斯一起出去驾车,她和警察搭讪时说自己是宝瓶座(Aquarius)的,而这就意味着她的生日在一月到二月左右;
以下为转载:
8. 在第二季第十六集《乔伊搬走》中,罗斯的爸爸说他到五十岁才得到自己第一辆保时捷。但在第四季第十五集《英式橄榄球》中,罗斯却说他四岁时就用石头“洗”过父亲的保时捷。这意味着罗斯是他爸爸四十六岁才生的,这显然并不符合其他剧集提供的信息;
9. 在第五季第八集《感恩节大怀旧》中,钱德勒和瑞秋在罗斯"盖勒家中曾经几次于感恩节时相遇,当时钱德勒在大学,而瑞秋在高中。但在第三季第六集《闪回》中,为什么钱德勒和瑞秋在中央珀克相遇时根本不认识对方?
10. 在第一季第十集《宾夫人》里,乔伊在罗斯和宾的母亲亲吻了一下后说:“你不应该亲朋友的妈妈,姐妹或许可以,甚至一个看上去很热火的姑妈也可以……但不能是妈妈,永远不要是妈妈!”但在第三季第十一集《钱德勒记不住是哪个姐妹》里,乔伊知道钱德勒亲吻了他的姐妹时的第一反应却是异常愤怒;
11. 在前六集中,莫尼卡和乔伊的公寓门牌号码分别是5号和4号。但从第八集开始,门牌号码被改成了20和19号。据编剧说,这是他们后来觉得在这样的公寓中,高层的房子不应该是这么小的门牌号,因此决定改了过来;
12. 在第三集第二十一集《小鸡和小鸭》中,我们曾经看到过乔伊公寓浴室的内部情况,抽水马桶当时是在浴室靠近厨房的一侧。但在第五季第五集《基普》里,钱德勒打开门,乔伊在一边刷牙的情况下一边在马桶上睡着了,但马桶这次却是在远离厨房的那一侧;
13. 菲比的怀孕时间有穿帮的嫌疑。在第四季第十六集《假派对》中,菲比告诉乔伊,她还有六个月才临盆,这就是说她已经怀孕了三个月。在同一集里,我们知道罗斯和埃米莉已经相好了两周。但在第四季第十九集《匆匆忙忙》中,罗斯和埃米莉订婚了,尽管他们才相好六周。根据这个推断,菲比此时应该怀孕四个月。订婚后,罗斯和埃米莉宣布他们将在一个月后结婚,那就是菲比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从这个推算,罗斯和埃米莉婚礼后不久的第五季第二集《关于接吻》中,菲比的羊水破了,而此时,她的怀孕才不过五个月半!难道试管婴儿的孕育规律和普通小孩不同?
14. 菲比经常借她外婆的出租车,他们曾经一起坐这辆出租车去滑雪,去海滩,以及陪乔伊去拉斯维加斯。但是,在剧集中至少出现过两个车牌号码:7E85和2X85,难道这不是同一辆车?
15. 在第五季第十一集《所有新年誓言》中,菲比教乔伊学吉它。她告诉乔伊,她不知道弦的真正名字,因此用了一些“爪子”之类的词来代替弦的名称。可是,在此前的第二季第六集中,菲比却在教她的朋友斯蒂芬时,却直接说出了D调和A小调这样的称呼;
16. 在第七季第三集《菲比的饼干》里,老盖勒先生告诉钱德勒,自己老伴的父母到现在都一直以为他真的是律师,这里面用的语气说明老盖勒夫人的父母均活着。可是在第一集第八集《外婆死了两次》里,老盖勒夫人的妈妈已经死了。这点在第七季第二十三、二十四集《钱德勒和莫尼卡的婚礼》中也得到了证实,老盖勒夫人告诉莫尼卡,她真希望她的妈妈还活着,能看到莫尼卡结婚,而不是那个老盖勒的妈妈;
17. 在第七季第十三集《躺椅死了》中,菲比抱怨已经到二月份了,她还只有两个按摩顾客,两个还都是给小费方面最差的顾客,莫尼卡就大叫:那是我和罗斯!可是,在第八季第十四集《秘密壁橱》中,莫尼卡却因为偷偷请别人给自己按摩而被菲比发现,菲比说莫尼卡从来不让自己按摩她;
18. 在第七季第十四集《他们都变成了三十岁以上》里,她才刚刚过三十岁生日,但在第四季第十六集《假派对》里,瑞秋自己说自己是一个二十八岁的拉拉队员。从那之后又过了三次圣诞节才到第七季过三十岁生日的那一集,此时瑞秋显然已经三十一岁了才对;
19. 在第一季第一集《试播》中,瑞秋说在婚坛上被她抛弃的未婚夫叫做巴里"芬克尔(Barry Finkle)。可是在第一季第二十集《邪恶的牙科医生》中,巴里医生的姓却变成了法布尔(Farber);
20. 在第一季第四集《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中,瑞秋告诉来看望她的姐妹们,她不仅自立了,甚至还自己去洗衣店洗衣服。但在随后的第五集《东德洗衣粉》中,瑞秋却是第一次去洗衣店洗衣店;
21. 在第八季第四集《录像带》中,罗斯说他当时不小心录了他和瑞秋一夜情的过程。我们在闪回中可以看到,罗斯当时是把一个微型摄录机放在了桌子上。可是,这一集后面罗斯把录像带交给瑞秋销毁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家用VHS录像带。罗斯不是说他没有看过吗?他怎么把他翻录成VHS录像带的?如果说这是一个把微型摄录带转换成VHS的盒子的话,那既然他不想看,而且要让瑞秋销毁,他干吗又放上一个转换盒?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五人墓碑记(明-张溥)

高中课文,记忆犹新。想去苏州的时候竟然没有去看一看。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5)。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注释:
(1)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2)蓼(liǎo了)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3)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5)旌(jīng经):表扬。
(6)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7)皦皦(jiǎo狡):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
(9)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10)声义:伸张正义。
(11)缇骑(tíjì提寄):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15)其:指毛一鹭。呵:呵叱。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混)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垒)然:聚集的样子。
(20)詈(lì立):骂。
(21)脰(dòu豆):颈项,头颅。函:匣子。意为把头颅装在木匣里。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古代称做官的人为缙绅。
(24)编伍:民间。明代户口编制以五户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伪托皇帝的命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相互牵引钩连为同党。
(28)株治:株连治罪。
(29)逡(qūn群)巡:有所顾忌而徘徊。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促)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环)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上吊。投,掷、扔。 缳,布带或绳索结成的套子。
(32)抵罪:犯罪应受惩治。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铺):显露。
(36)赠谥(shì视)美显: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美显,美好而光荣。
(37)加其土封:修建一座大坟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有):指家里。户,门。牖,窗子。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41)屈:使之屈身。
(42)扼腕墓道:在墓前表示非常愤慨。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持自己的手腕。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老百姓。社稷:国家。
(45)冏(jǒng炯)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Tuesday, August 17, 2010

P vs. NP,我们从过去的一周中学到了什么?

网络的力量。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Apple4.us by 木遥 on 8/16/10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模仿 Suresh Venkatasubramanian 的一篇博客文章。他是犹他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在过去的一周里,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连续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讨论 Vinay Deolalikar 在 8 月 6 号公布在网络上,后来又几经修改的那篇备受争议的宣称证明了 P ≠ NP 的论文。

他不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科学家。在过去的一周里,以博客为平台参与到关于这篇论文的大讨论的,还包括(并且远远不限于)下面这些名字:Richard Lipton,Timothy Gowers,Neil Immerman,Russel Impagliazzo,Harvey Friedman,以及陶哲轩。这些人全部都是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通常情况下,即使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也未必能够看到他们同时出现。而这一次他们以博客(主要是 Lipton 的博客和评论)和 wiki 为平台,展开了比通常在学术会议上更为激烈的讨论乃至辩论。其主题涵盖了从 Deolalikar 证明的有效性,到对 P/NP 问题更为一般的分析,乃至抽象的学术方法论等等各个层面。这讨论直至今日为止,仍在进行。上千条发言大多洋洋洒洒,众人讨论态度之谦冲和平,内容之深入细致,足堪为网络时代的一个完美的表率。阅读这些讨论是令人深受教益的过程,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更抽象的层面上都是如此。

随着整个故事的尘埃渐渐落定,现在已经可以回头看看,在过去这脚步匆促的一周里围绕着 Deolalikar 的这篇论文发生了哪些事情。下面提到的人物均为学术界内的重要科学家,其身份不一一注明。

  • 8 月 6 日,Deolalikar 在网络上张贴了自己的论文初稿。
  • 8 月 8 日,Lipton 在博客上讨论了这篇论文,给出了略显乐观的评价: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证明。这篇文章引来大量严肃的学术性回复,大多来自业内人士,各方看法不一。
  • 8 月 9 日,Lipton 在参考各方反应的基础上同 Ken Regan 合写了一篇新的博客文章,指出了 Deolalikar 证明思路中的一些重大漏洞,对它的整体评价口吻较前日明显低调了许多。
  • 同日,因为 Lipton 博客文章后面大量有价值的评论值得梳理,Venkatasubramanian 建立了一个可以被公众编辑的 Google Docs 文档以整理这些讨论。翌日,在陶哲轩的帮助下,该文档被转换成一个 wiki 架构的页面
  • 8 月 10 日,Lipton 写了新的博客文章,试图将各方讨论的结果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篇文章继续成为各方讨论的平台,更多学术上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更多科学家参与了博客评论以及 wiki 页面的编辑。同日,Deolalikar 在自己的网站上撤下了论文初稿的链接,稍后放上了新一稿。
  • 8 月 11 日,Lipton 贴出了 Deolalikar 对一部分学术质疑的答复。Vinay Deolalikar 贴出了论文的第三稿。
  • 同一日,在学术讨论之外,各方对事态发展的速度和形式本身开始进行反思。Lipton 和陶哲轩等人认为一个借助互联网平台被良好组织起来的讨论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无论对于 Deolalikar 改进他的证明还是对于推进人们关于 P/NP 问题本身的了解都有益处。而另一些科学家,以 Impagliazzo 为代表,认为网络讨论导致了人们反应过度,浪费了太多本可以从事其它研究的时间。这一论点引起了大量争论。
  • 8 月 12 日,Lipton 贴出了一封来自 Neil Immerman 的信,指出了两个此前未被认真讨论的漏洞。
  • 8 月 13 日,Deolalikar 贴出了一篇关于自己的证明的解释性文档。
  • 8 月 14 日,在很多科学家的共同讨论中,人们逐渐厘清 Deolalikar 的论文的根本问题在于把两个没有在论文中被严格定义出来的直观概念混淆在一起,从而做出了不完善的论证。
  • 8 月 15 日,Lipton 贴出了他对于一周以来讨论的总结。人们关于论文的看法——即证明不能成立——已经趋于稳定(当然这不能排除大家都同时犯了错误的可能性),随后的发言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更抽象的层面,并且至今仍在继续。

这是极为罕见的一幕。也许甚至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科学界从未发生过的一幕。仅仅十年前,科学家之间的通信和面对面的交谈还几乎是科学交流仅有的方式。虽然人们一般会用「日新月异」形容科技发展的速度,但是科学研究方式本身的变迁则要缓慢许多。而这一点似乎一夜之间就改变了。

一个自然而然浮现出的问题是,在后 web 2.0 时代,传统的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会面临怎样的挑战?Deolalikar 声称他仍然会把自己的论文按照传统的方式投递给学术刊物,可是任何一个学术刊物的评审显然都不可能无视在网络上业已出现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传统的评审机制是一种补充,还是一种颠覆?正如 Friedman 在评论中所指出的,在未来,也许网络会替代学术期刊成为人们发表学术成果的主要方式,而基于网络互动的评审机制会被建立起来。这会很快成为现实么?

在更高的层面上,这个案例还生动地展示出,一个社会化的网络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而非仅仅是社交或者游戏——方式,以及这种改变是多么具有争议性。下面的争论也许可以很好反映出人们的分歧。它始自 Impagliazzo 的一则评论

像陶哲轩和 Gowers 这样的人在这几天功夫里本来可以做很多事的,所以如果(这篇论文被发现)此路不通,那这几天浪费得实在是有点可耻。

陶哲轩本人温和地反驳了这一批评:

我想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在一起专注于这个讨论,这比每个人都听说这个消息然后所有的专家们都各自花时间读整篇文章要有效率一些。这个办法实际上降低了总时间消耗,尽管它的消耗是在明处。

这一争论很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关于社会化网络的批评在一个特殊场合下的翻版:对它的批评集中于它浪费参与者的时间,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能更有效率地做本职工作。而它的辩护者则认为它促进了信息的交换,提高了人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效率,等等。

但是更进一步,基于博客和 wiki 的社会化网络能不能做到更多呢?陶哲轩在另一则评论里不无担忧地说:

如果这些讨论的全部意义仅仅在于审阅这篇论文,那我实际上很同意 Impagliazzo (关于浪费时间)的观点。我其实觉得,既然我们都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是审阅而已。

他的担忧在某种意义上被证实了:在过去的一周时间的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中,人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分析并否定了这篇冗长(100 页)而专业的论文,但是也仅此而已。很多人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对很多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但是并没有任何新的成就诞生出来。(如果有的话,这个故事会显得戏剧性许多。)

这正是从 Twitter 到 Facebook 再到 Quora 等等的网络平台都在面临着的问题。借助它们,人们可以更好的交流信息,但是如何在社会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出新的知识呢?工业化的历史已经证明,一群人可以创造出超出它的所有成员能力范围之外的物质成果。但是在精神文明的领域里,事情似乎远不是这么简单。

David Dill 在 1999 年曾经说过:Don't rely on social processes for verification (社会化的审查过程是靠不住的)。在过去的一周里,人们看到了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的一个反例。如果把这句话中的 verification 换成 creation 呢?这有点像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关于巴别塔的问题。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魔方问题得到解决


今天早晨的消息: Morley Davidson 、 John Dethridge 、 Herbert Kociemba 和 Tomas Rokicki 宣称,他们已经利用计算机,完美地解决了魔方问题。他们验证了,任何一种魔方的初始状态都可以在 20 步以内解出。他们将 43,252,003,274,489,856,000 种初始状态分为了 2,217,093,120 组,再利用对称性和集合覆盖将规模缩小到了 55,882,296 组。他们的程序可以在 20 秒左右求解出一组问题的解法,最终利用 Google 提供的强大的计算机,彻底解决了魔方问题。
利用组合数学,我们能够证明,存在一种魔方初始状态,它需要至少 18 步才能解决。 1995 年, Michael Reid 找到了一种最少需要 20 步才能获解的魔方初始状态,因而将魔方问题的下界提高到了 20 。此后,数学家们猜想,任意给定一个魔方的初始状态,最多 20 步就能解决。 2008 年, Tomas Rokicki 和 John Welborn 证明了,任意一个魔方初始状态都可以在 22 步以内解决。 2010 年 7 月,这个上界终于降低到了 20 ,从而完成了对魔方最优解问题数十年来的探索。

详细的研究成果见这里:
http://www.cube20.org/

Monday, August 9, 2010

惠普实验室研究员声称证明世纪数学难题P!=NP

如果这个证明是正确的,这个世界的计算机理论部分已经结束了很大一部分。。。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科学松鼠会 by 资讯小分队 on 8/9/10

turing machine 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Vinay Deolalikar,一位在理论计算机、随机过程、代数和逻辑方面都有过贡献的研究人员,声称证明了P不等于NP。他的证明目前只有初稿在网络上流传,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宣称将在近期贴出正式的论文。

P vs NP是克莱研究所的千禧年难题大奖中宣布的7道数学世纪难题中的一道。这7道难题分布在数学的不同分支,任一道难题的解决都被认为会对相应的分支有重大的影响。P vs NP问题属于理论计算机这个数学分支。 目前为止,这七道难题中唯一被确认证明的是庞加莱猜想,2006年由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证明。如果Vinay Deolalikar的证明正确,他将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位领取千禧年难题百万大奖的人(佩雷尔曼拒绝了百万奖金)。

P vs NP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是否每一个容易验证正确性的问题都能很"快"地计算出来?比如说,要验证一个整数是否整除另一个整数是很"快"的,那么给出一个整数,是否能很"快"找出它的一个因子?这里的"快"在理论计算机中有严格的定义,就是所需时间小于一个关于输入长度的多项式,我们也说这个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牵涉的是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快"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只是从级数上(主要是和指数级)的比较。

P的正式称呼是"确定性图灵机多项式时间复杂度",而NP则是"非确定性图灵机多项式时间复杂度"。在理论计算机中,"判定问题"是这样的一类问题,对于某个输入,我们只需要输出"是"或者"否"作为答案。P和NP都是判定问题所组成的集合。如果对于一个判定问题,存在一个能在多项式时间解决它的算法,那么这个判定问题就在P中。如果对一个判定问题,存在一个算法,对于一个肯定的输入,都有一个"旁证",而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利用旁证对这个输入进行正确的肯定判定,那么这个判定问题就在NP中。

P vs NP问题,问的正是P是否等同于NP。我们知道,NP包含P,但是在NP中有一类叫NP-完全的问题,至今都没有算法可以容易地解决它们。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属于P的话,NP就等于P;否则,NP就不等于P。P vs NP问题在理论计算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确切证明出P是否等于NP,但是主流的推测是P不等于NP,很多应用算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而许多加密算法的保密性也是建立在P!=NP的前提上的,比如说著名的RSA。P vs NP问题的解决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

Vinay Deolalikar的证明横跨了统计、逻辑、统计物理、计算复杂度等学科。他从一个NP-完全问题——可满足性问题(SAT)——入手,尝试证明没有算法可以容易地解决这个判定问题。他先将问题的解的统计特性与一个逻辑模型联系起来,再利用逻辑模型得到一个对算法计算时间的限制。然后他用统计物理的工具,得到了对一类输入——随机kSAT输入——的解的统计特性,将这个统计特性注入此前的逻辑模型中,他证明了对随机kSAT输入,没有算法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可满足性问题,从而证明P不等于NP。

现在仍不能确定Vinay Deolalikar的证明是否正确。他已将证明用电子邮件发到数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手上审核。在惠普实验室他的个人页面上,他发表了一个声明,澄清在网上泄露的证明只是初稿,专家的审核尚未完毕,一个最终的版本会在近期内发布。

尽管P vs NP相当困难,此前也有不少人对它进行过失败的尝试,但对于这个来自这个领域研究人员的证明还是有希望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Greg Baker关于这个证明的博客、 Vinay Deolalikar在惠普实验室的个人主页

消息来源:原创

作者:fwjmath

木遥Robot 审稿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豆瓣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QQ空间 qq书签 人民微博 GOOGLE书签 MySpace 百度搜藏 鲜果       更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Thursday, August 5, 2010

证明题

zz自槽边往事。
写的很好,看了有很多感触,希望过一段时间,我能再重读这篇文章。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槽边往事 on 8/4/10

Timer
(图库流量超标,欢迎支持:点击注册Yupoo

是安于现在的生活并且学着享受庸常,还是甘冒下坠的风险振翅飞往远方?这是我最近在《树洞》里经常看到的问题。说实话,我也觉得非常惊奇,竟然有那么多人觉得现实在一点点埋葬自己的梦想,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跨出一步。每次说到看不到的山那头,海的那一端,总有无数颗小心在各个地方黯然破碎。仿佛一夜之间经过了四十个星球,却没有一个星星上能种出玫瑰花来。

人们写信来,索要帮助和建议。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我的经验是我的经验,未必对你有用。况且,我安于这样的生活,命运如此安排,而换做别人,怕是不能把这其中的一日当作清凉无梦的午后安睡。我们习惯于看到各种甜睡的面孔,却少有人上前掀起床单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钉子。或者是像张爱玲说过的那样,在这一袭华美的裘衣下欣赏挤挤挨挨的虱子。答案我们都知道:睡在哪里,都是睡在雨里。只是所有人都顽固地坚持认为,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会有属于自己的屋檐下的一张小床。

那些写成功学的人会告诉你一个单词:选择成本。在A和B之间漫长而痛苦地选择,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然而犹豫却会让一切慢慢成灰。传统智慧在纸张和口头上一直流传着冰冷冷的劝戒: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让人打消一切妄念,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可是远方就在那里,在太阳落下的山背后,在桅杆消失的地平线深处。传说飘来飘去,有人的确远走高飞,而且并没有死无葬身之地。

我想,无论是过哪一种人生,都有各自的理由,背后也有种种不得已。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把生活当作了手中的那个苹果,我们总是把光鲜靓丽的一面示人,自己永远面对着有虫洞的那一面。所以,总的看下来别人手里的苹果总要更好些,却少有人去想别人很可能面对了一条更肥大壮硕的虫子。佛教里把这种视角称之为平常心,可惜拥有这种视角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应该承认,这是一种困苦,一重磨难。谁都年轻过,所以谁都心比天高过,但是未必每个人都曾经飞过。每天的生活里,都可以看到许多振翅高飞的故事,以至于让现实变得更加让人难以忍耐。有必要做一次全民性的概率论普及,告诉所有人那些值得上报章电视的例子全都是特例,在每一双翱翔云团的羽翼之下,都有无数累累白骨,它们没有阳光,只有遗忘。在保持目光向上的同时,应该了解大数平均的铁律---绝大多数人必须要过着庸常的生活,这是所有人所无法逃避的命运。

唯一的问题是不曾有人赞扬,去赞扬一个每天下班骑车买菜的丈夫,一个每夜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母亲,一个愿意寸步不离、膝下承欢的儿子,一个在沙发上陪伴父母看韩剧削水果的女儿。媒体在赞扬李开复、唐骏,在开列财富榜单,把最多的时间和最大的荣耀给了最少的人。让人觉得买菜讲故事全无价值,必须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一个人的一生才没有虚度。要去讲冒险的故事,讲远走高飞的故事,讲所有关于远方闪闪发光的故事,才有人要去听。

所有这些故事里永远不会问一个问题:你是谁?太多人觉得自己不应该过目前的生活,但是又有多少愿意为些微的改变而付出丝毫代价?只要是个人都会说:我要按照我自己的心意生活。但是,你又能为你的意愿支付多少成本?这还不用说到遥远的未来,遥远的某地,只是说你在这一时,这一地,你愿意为了你的梦想不计成败利钝做了点什么?飞翔是一种能力,在振翅远飞前你得证明自己能够浮在空气里。

需要走一段人生路,才能够区分什么是"欲望",什么是"梦想"。欲望会在清晨醒来之后的沐浴中消散,在目睹摩天大厦、宝马香车时重新升起。而梦想却在你走出几步被击倒之后,依然照耀在面前,让你咬牙含泪却依然翻身爬起,继续追逐。欲望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而梦想却让自己变得很轻很轻,轻到采取任何举措都不会犹豫再三。欲望让人在选择之间备受煎熬,求神问卜,梦想却让人迈出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只是拥有欲望而无梦想,最合理的方式是熄灭它。与其满足它们的全部,不如克服其中之一。只有欲望才会构成选择题,所以任何一个选项之下都有你的欲火熊熊燃烧,让人倍觉煎熬。如果认为自己胸怀梦想,那么就从心念一动就去做证明题,证明你愿意为此承担后果,证明你有这个能力把空想变成现实。拥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

定向广告投放:点击未必有惊喜

+++++++这是一条分割线++++++++

 鲜花和墙
摄影:方加玮
鲜花总会长出来,不在墙这边相见,就在墙外面思念。请使用E-mail订阅《槽边往事》:订阅地址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Tuesday, August 3, 2010

LaTeX技巧330:双栏环境里的单栏摘要实现?

备忘。转载。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ChinaTeX by ChinaTeX博客 on 8/2/10

通常双栏的文章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在类的属性选项里选择twocolumn,二是使用multicol宏包来实现。
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通常摘要部分也是双栏模式了。很多作者想要自己的摘要能通栏现实。
解决方案如下:
使用abstract宏包。

\usepackage{abstract}

 

\twocolumn[

  \maketitle

  \begin{onecolabstract}

    Here in which one-column abstract resides

  \end{onecolabstract}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