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现在可以通过 OAuth 利用 IMAP/SMTP 收发 Gmail 邮件了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by musiXboy on 3/31/10

Google一直倡导用户应该有选择权来导出自己在线服务里的数据,Gmail很早就支持了标准的API协议比如POP和IMAP来让用户访问Gmail数据,今天Google更进一步,允许用户将Google帐户的密码通过第三方来验证以获得访问权,比如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利用业界标准的OAuth协议来让用户不必输入密码即可获得访问权,很多Google API都支持OAuth标准,今天Gmail的IMAP/SMTP协议也加入了这一队伍。

目前这一功能在Google Code Labs里提供,这里是示范代码和文档。第一个使用这一功能的公司是Syphir,他们的iPhone应用程序SmartPush(上图)就可以通过OAuth来访问你的Gmail,推送新邮件。

Google希望推动OAuth验证IMAP/SMTP,并使之成为业界标准,Google也在与IMAP/SMTP客户端开发商合作以增加这一功能。

Via Google Code Blog


© musiXboy 发表于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 http://www.google.org.cn ), 2010. | 没有评论 | 永久链接 | 关于谷奥 | 投稿/爆料
Post tags: , , , , , ,
欢迎订阅谷安子站,关注Android新闻,技巧及更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设计】Google 信封

It's a fancy design!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by gkp on 3/30/10

google_mail4

Syracuse University 工业设计项目的设计师 Rahul Mahtani 和 Yofred Moik 近期完成了一个 Google Envelopes 的设计作品。设想下如果真的有一天 Gmail 支持了这个功能,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工作过程如下:

用户在 Gmail 写完邮件后,有一个 Send envelope 的按钮,点击后此邮件将以物理邮件的形式通过 USPS 美国邮政寄送到对方的邮政地址。

google_mail2

这就是收件人收到的邮件的样子,信封上的 Google Maps 标出了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地址,设计非常的独特。

google_mail3

via yankodesign


© gkp 发表于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 http://www.google.org.cn ), 2010. | 4 条评论 | 永久链接 | 关于谷奥 | 投稿/爆料
Post tags: ,
欢迎订阅谷安子站,关注Android新闻,技巧及更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Monday, March 29, 2010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叶企孙,清华第一任物理系主任,1926年。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柴静·观察 by 柴静 on 3/28/10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深夜里我一点点找他的资料。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

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每两周一次科学报告会,轮流作。"范围极广,如天演演说、苹果选种、煤,无线电报之设备、测绘法、力、废物利用,等等"

他当时不过十七岁,拟订的会员守则是:(一)不谈宗教,(二)不谈政治,(三)宗旨忌远,(四)议论忌高,(五)切实求学,(六)切实做事。 

那种青翠的朝气里,满满的是中国大学的刚刚起步的生机。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

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

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

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清华执教,很清楚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他的学生回忆"第一届学物理的有4个人,第二届只有两个人,第三届只有一个人。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到三年级,都是他一个人教的,所有的课都是他一个人开,不是他想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他想请人家来,人家不来,也请不到." 

他已不求收获,只问耕耘。

他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

 

看史料的时候,会有一种感慨----在动荡不安的中国大地上,只要给他们一点点空间,中国知识分子能在石缝里栽种下什么?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

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

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

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他不光要栽种,他还要育土。

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那点嫩芽,是硬生生从石头底下顶上来的。

清华的校史有纪录"早年的清华隶属北洋政府,实行的是校长个人专权,校长多为官员政客,既无多少学问,更不懂管理,且校长更替十分频繁,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1927年,清华成立教授会和评议会。教授会由各科系教授组成,教授会成员投票选举各科系主任。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评议员由各科系推举的教授担任。

第二年,他当选评议员,当时他不满30岁。这个改革,就来自"少壮派"的推动。

日后清华校史的研究者说"教授治校,说白了就是拒绝外行人进入学校管理层,把不懂

科学、不闻学术、不谙教育的人扫地出门,它防止了旧制度下官僚体系对大学教育的侵蚀和破坏,同时把学校的行政权作分散化处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保障高等院校的民主办学、民主管理,保证学校的独立、学者和学生的思想自由,以及激发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从1929年至1931年的两年间,清华没有官方委任的校长,纯粹由教授会代表全体教授治校。

当时教授会的宣言是:"清华并非行政机关,学校完全可以超出政潮,独立进行"

钱学森是他的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就会知道,钱学森去世前的遗问,不光指向未来,也是一次拼力的回头一望。

 

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是他人生里最深的一段感情。

网上可以找到熊当时的照片,生气勃勃,可以跃纸而出。他们在那几年里几乎相依为命。

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

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

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

1939年,国共关系恶化,熊大缜被疑心是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在没有调查核实,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在押送途中被用石块砸死。

从平津来冀中参加抗日的知识分子将近百人受到株连,在这之后,因为没有科技力量自制弹药,冀中的战士在一段时期内只能拿着空枪,把秸秆塞在子弹袋里作战。

1947年6 月23日,他的日记里写"今日是旧历端午节。每逢端午,吾想到大缜。九年前的端午,他从内地回到天津,那是一个surprise。谁知道以后的事多么可悲。近几天在读《白石道人歌曲》,看到他的'五日凄凉心事'句,更增悲痛。

 

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

1968,他已经七十岁,因为熊大缜的事,涉嫌"国民党C.C特务团"被捕。

他在狱中一年半。

看过提审纪录的黄延复说,他所有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我是科学家,我是老实的,我不说假话"。

之后他由红卫兵组织隔离审查。

他出现幻听,认为有电台在监视他,"一举一动都有反映,他喝一口茶,电台就说他喝茶不对,他走出门,电台就叫他马上回去"

他的侄子看着他,"甚觉悲哀",说"你是学物理的,你知道电波透不过墙,根本没有这种事,是幻觉"

他说"有,是你耳朵聋,听不见"

之后他再次入狱,出来的时候,已身患重病,小便失禁,双腿肿胀难以站立,整个身子弓成九十度。

 

当时的中关村一带,有不少人都看过他,他穿着一双帮裂头缺的破棉鞋,有时到一家小摊上,向摊主伸手索要一两个小苹果,边走边嚼。

如果遇到学生模样的人,他伸手说"你有钱给我几个"

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后来他已经渐渐恢复一些神智,有一次钱三强在中关村的马路上碰到他,"一看到老师呢,就马上跑上去跟先生打招呼,表示关怀,先生一看到他来了,马上就说,你赶快离开我,赶快躲开,以后你见到我,再也不要理我了,躲我远远的。"

钱三强当时是二级部的副部长,负责原子弹工程。

他的学生深知他的用意"他知道这么重要的工作,最忌讳同那些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来往的,他生怕钱三强因此遭到一些不幸。"



两年后,在北大作教师的张之翔骑着自行车,在校外的一所公寓中找到了他。
张之翔说"他已经不认识我了,我说我是张之翔阿,他说哦哦,坐坐。他坐在藤椅上,就给我看,这个腿,两个腿肿得很厉害,走不了路。他也没有牢骚,很平静的。可是人已经不像个人形了。我也没有多少好说的,我说先生多多保重,我就,我就…"

他泪流满面。

"…我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有看到他"。

他的侄子说他从没对任何人讲过自己的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

他只是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77年1月13日,他去世。在生命的尽头,钱临照去看他时,他取出《宋书》来,翻到范晔写的((狱中与甥侄书》中的一段:"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至于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我反复念他这几句话"吾狂衅覆灭,岂复可言,汝等皆当以罪人弃之……"

一直到八十年代,已经平反之后,清华想要为他塑像之时,仍有人说"你们要为这个人造像,我就尿它"。

"然平生行已在怀,犹应可寻……"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

"至于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这张照片上,他是如此坦白温和地看着我,不求理解,不加责问,但这样的疑问,却从此重重放在了人的心头。

 

(哈林和钱烈宪提醒, 叶先生在哈佛的研究项目普朗克常量,应该小写斜体,我原写为H,已经改过,谢。另有朋友留言说《宋书》第一句应是,"吾狂衅覆灭",我原文写为覆天,打字错误,改过,抱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羚羊与蜜蜂(四)交易的猿

竟然全看完了。。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科学松鼠会 by redqueen on 3/29/10

四、交易的猿
每一种恩惠里都有一个鱼钩,
——约翰•邓恩

1、大游戏
早晨,吸血蝙蝠(学名Desmodus rotundus,英文名Common Vampire Bat)倒挂在洞里,它饿得睡不着。另一只蝙蝠飞了进来,嘴角挂着鲜血,显然它今晚走了好运,饥饿的蝙蝠马上凑过来,用鼻子磨蹭幸运儿的喉咙。
当然它不是想问这位朋友是不是撞树上了。吃饱的蝙蝠会吐出一点血(当然不是自己的血)喂给它,这是事关蝙蝠命的大事,它如果60小时喝不到鲜血就会饿死。

你可能会想到蜜蜂。也许互相喂食的蝙蝠是亲戚?确实,多数时候蝙蝠反哺是喂给自家孩子,但它们也喂毫无亲缘关系的蝙蝠。这一切看来都很是和谐动人,然而——万恶的"然而"——不要忘了囚徒的困境,如果一只蝙蝠喝了别人给的血却不肯报答,岂不是更好?
特立弗斯(Robert L. Trivers)是个剽悍的美国生物学家,此人练过拳击,爱在酒吧里跟人打架,年过半百只发表过5篇论文,外加一篇写给英国动物学家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科普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的序,然而他在当代生物学界的中流砥柱地位,是谁都不可以撼动的。
为什么吸血蝙蝠肯帮助一个八秆子打不着的室友?特立弗斯的回答很简单,极其简单,如果下次助人为乐的蝙蝠倒了霉,它喂过的蝙蝠就会来回报恩人。蝙蝠觅食要依赖运气,没有经验的小蝙蝠,差不多每三次觅食就有一次走空。一旦它们找到牺牲品,就会拼命饕餮,一次可以喝下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血。一只吃撑的蝙蝠吐出一点血来喂朋友,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然而朋友下次的报答可能救它的命。特立弗斯称之为互惠利他(reciprocal altruism),换句话说就是以德报德,我对你好,下次你也对我好。
于是我们又要谈到策略。以德报德真的是好策略吗?爱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家,他对"囚徒的困境"和动物世界的战略情有独钟。他想知道哪个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于是他用了最简单也是最具戏剧性的方法——擂台赛。
他编制了一种很简单的"囚徒的困境"电脑游戏,如果你来玩这个游戏,你一定不会上瘾的。两个玩家扮演警察局里的两名囚犯,如果两人互相合作(坚不吐实),各得3分(2年刑期);互相背叛(供出同伙),各得1分(8年刑期);甲背叛乙,甲得5分,乙得1分。玩家的任务,就是处心积虑选择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背叛。
爱克斯罗德召集了一帮人,让他们出谋划策,他再把这些策略输进电脑,举行一场大比武,共有14人参赛,都是对博弈论有所研究的学者,其中不乏老谋深算之辈,然而比赛结果使所有人大跌眼镜。最终胜出的策略很简单,非常简单,简单得让人想以头抢地。
赢家名叫"Tit-for-Tat",Tit和Tat(是小写的at……)在英文里都是"敲打"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Tit-for-Tat是这样玩的:第一局先跟对方合作,然后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对方要是出卖了你,你也出卖他,对方不把你供出来,你也不把对方供出来,以牙还牙,一报还一报。制定"一报还一报"的人是一个加拿大政治学家,对核冷战很感兴趣的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他大概是当今世界对"囚徒的困境"最有研究的一人。
更有甚者,几乎所有得到高分的策略,都是宽容、善良、有君子之风的,最阴险腹黑的策略反而得到最低分。后来爱克斯罗德又进行了第二场华山论剑,这回有62个人参加,"一报还一报"再度拔得头筹。
蝙蝠就很像"一报还一报"的玩家,你喂我我也喂你,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囚徒的铁屋子就这样被打破了,轻而易举,这一次君子战胜了小人,善者终有善报。

2、未来的影子
博弈论的专家把"你死我活"的游戏称为"零和游戏"(zero game),零和游戏里没有双赢,有人胜利就有人失败,两人的所得加起来是零。多数电脑游戏都是零和游戏,这样玩起来才有对抗性:
今天在家玩了植物大战僵尸,我哭了……
我一直在观察僵尸们,他们面对着枪林弹雨却依然往前。他们也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一顿饱饭……
我含着同情和鼓励的眼泪……又在坚果后面种了一颗大嘴花……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生存模式无限打到了第58关……
结果一个不小心被一群气球僵尸突破了防线……
X的!好不容易玩到58关了!X了僵尸全家的妈!

植物是没法同情僵尸的。在零和游戏里,想要赢就必须击败对方,你即使为了和平而来,到头来也会变得凶狠残忍。羚羊的生存游戏就是零和游戏,你要是转身逃跑,刚好把我丢到狮子嘴里,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凶狠的小人能战胜君子。
吸血蝙蝠习惯在一个山洞里长住,室友十几年不换,这次我喂了你,你下次还会来喂我,我不喂你,你也不会喂我。在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里,任何两只牛羚连打个照面都不太可能,你救了别人,不能指望别人来救你,出卖别人也不用担心报应找上门来。
蝙蝠把零和游戏变成了"双赢"的游戏,关键在于它们要为"未来"考量。在爱克斯罗德的大比武里,每两个策略都要对战200轮,这样小人即使赢得一时,回头也会遭到报应,君子却可以靠着反复合作夺得高分,这样善良的"一报还一报"就能夺得头筹。
"未来的阴影"(shadow of future)罩在头上,慑于未来的报复,我们就不太敢发狠。这样的实例我们,每天都能遇到:
"大姐,我天天在这儿卖,这西瓜要是不甜,您找我。"
"都是街里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家叫我办什么,我也不好拒绝呀。"

囚徒的铁屋子就这样被打破了,轻而易举。
3、交易的猿
吸血蝙蝠的大脑相当大,智商可谓蝙蝠中的爱因斯坦,它们必须要有好的头脑,以记住谁上次喂过自己,谁小气不肯伸出援手,便于将来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另一个"一报还一报"的范例,也是一种以聪明(还有淫荡)著称的动物。母的瓶鼻海豚(学名Tursiops truncatus,英文名Bottlenose dolphin)发情期非常短暂,一旦怀孕生子,就有四五年清心寡欲,照顾小孩。公海豚经常陷入单身疯狂症中,为此他们经常两三只结成一党,联手去抢别人的美娇娘。
如果一群海豚打不过对手,他们就会找来另一群,两党联手攻打第三党,后加入的一群海豚纯粹是来做义工的,但如果下次他们打不过敌人,先前他们帮助过的海豚就会伸出援鳍。

瓶鼻海豚

"一报还一报"虽然是优秀的策略,能运用的动物并不多,这是因为"一报还一报"的门槛很高,不是所有动物都能玩得转的。需要很高的智力和很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谁对你好,谁虐待你;另外还有一群经常陪在身边的死党,能够跟你互惠互利,取得双赢。至于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动物,莫过于人类了。
板垣惠介的格斗漫画《刃牙》里,身为黑市拳手的男猪刃牙,要跟在冰山里封冻三亿年手格恐龙生啖人肉的原始人决斗,开打前原始人在吃饭,刃牙小朋友上来围观,他就撕了一块肉递过来。

一脸无辜的原始人同学

如果说《刃牙》富于科学启发性,Ent与恐达一干古生物松鼠会把我拉去做濑尿虾丸。但拳台上的鸿门宴,确实反映了人类的天性:那些迄今还过着"纯天然"生活的部落,例如南美洲的阿契人(Ache),如果抓到一头西貒(南美洲类似野猪的动物),80%以上都分给同伴。分享食物在人类看来理所当然(写作这一段落的时候,笔者刚跟舍友分享过冰淇淋),在自然界却不常见,其他动物如狼和狮子,捕到猎物都是强者先吃,谁敢逾越必遭痛击。
和吸血蝙蝠一样,人类猎食依仗运气的成分很大,然而一得手就很丰厚。非洲草原的哈德扎(Hadza)人猎杀长颈鹿,平均一个月只有一次成功,草原上没有冰箱,猎人即使得手,也只能饱餐几天,然后眼睁睁看着一大堆肉烂掉。
哈德扎族的猎人

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拿这些肉投资"一报还一报"的交易,把半吨精肉请客请掉,找不到东西吃的时候,再等待走了好运的别人回请。这样今天你吃我的,明天我吃你的,大家都有得吃,还不会浪费。
除了肉以外,摆下大宴的猎人还会赢得全部落的尊敬。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一报还一报",不是以肉换肉,而是以肉换权势。肉会腐烂,但好名声是不朽的。
也许最重要的是,好猎人会赢得佳人在抱,哈德扎男人人的生活相当风流,他们都热衷狩猎,另一个叫做昆申(!Kung San)的非洲部落就比较检点,奉行一夫一妻,打猎的次数也较少。长颈鹿肉可以虏获邻家少女(或少妇!)的芳心,正所谓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样分析下去,《刃牙》就成耽美漫画了,还是打住,让我们讲个故事:

假设你是一名老师,正在整理学生的成绩单,你的任务是在及格的成绩单背面都标上"1",办公室桌上有四份成绩单,分别写着:
及格 不及格 1 3
这些成绩单里有没有标错的?应不应该翻过来看一下?翻哪几份呢?请你先不要往下看,想一想这个问题。
这时,有四位学生闯了进来,要求你在他们的成绩单上写"1",你正在纠结中,糊里糊涂地答应了。等这四位学生走了,你才猛醒过来,想起自己可能标错了。
再三回忆,你只能想起学生甲及格了,学生乙没及格,学生丙你给他写上了"1",学生丁你给他写上了"3"。
你觉得哪几位学生有蒙混过关的可能?你要把哪几位学生追回来?
这是一个叫"沃森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的心理测试。不管是翻成绩单还是追学生,你得到的线索和推理过程都是一样的,答案也是一样的(不及格和写"1"的成绩单可能有错),但追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这里的关键在于追学生涉及"一报还一报"的交易,翻成绩单则否。学生用"及格"换你在成绩单上写的"1"(也许"1"意味着奖学金或别的什么奖励),就像以长颈鹿肉换性一样。
想要通过交易获利,就必须能明察秋毫。如果只是拿肉请别人吃,不算计将来的收获,好心的傻瓜就会被聪明人吃霸王餐,像主动自杀的旅鼠一样,落得个好人卡一张,在生存擂台上惨遭淘汰的下场。我们拥有很强的本能,来帮助我们识别忘恩负义的骗子。我们能一下抓出骗人的学生,正是因为如此。另外,人脑里有很大一块区域是用来辨认人脸的,不仅灵敏,而且存储量极大,能识别几千张脸,这个强大组织最主要的任务,可能就是帮我们识别人丛中的骗子,一把捞住大喝一声还债。

在阿尔卑斯山冰川中封冻了5000多年的奥茨(Ötzi,1991年于奥地利和意大利边境发现的木乃伊),可谓真实世界的原始人,他并不是凭借筋骨之强生存(身高1.5米,还有动脉硬化的倾向)的,而是依赖聪明的大脑和卓越的技术。奥茨身穿皮衣,携带许多工具和武器,他的铜斧做工之精美,现代人都叹为观止。
一个人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如果打猎、摘果、生火、盖房子什么都干,结果就像荀子所说的鼯鼠一样: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于人——他/她根本没有那个精力,把每一件事都干好。如果他/她只专心钻研一件事,即使成为顶级专家,也无法单凭一门技艺生存——打猎能获得肉,却容易失手挨饿,采野果旱涝保收,却得不到足够蛋白质。
解决办法就是分工。你打猎,我采野果,这样就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亚当•斯密说过,一个工人一天能造20个钉子,如果有10个工人各司其职,一天就能造48000个钉子。分工是人类除热衷交易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没有哪只黑猩猩专门负责抓白蚁或者搭窝,其他动物即使有分工,也是非常简单的:蚂蚁的社会有"工人"和"士兵",但绝对没有小说家、CEO、养鸡专业户和院士。像我们这样一种爪牙不利,筋骨不强,又喜欢装好人的动物,能够繁殖到60亿人,脚步踏遍全世界,还登上过月球,要归功于我们卓越的分工能力。
但是分工离不开交换。猎人需要草莓,采果人需要野猪肉,两人都不能独立生存,必须慷慨地与他人分享,互惠互利,靠"一报还一报"满足自己所需。
分工可能是"一报还一报"的最大福祉。奥茨的一身行头,出自各方面的专家之手——冶金匠人、医师、甚至巫师。也许他也曾经坐在自己猎来的动物前,别人上来围观,他就撕了一块肉(当然不是恐龙肉)递过来,换取一把斧头。

4、人性若此
跳出物种的偏见,以蝙蝠或羚羊的角度来看人类,我们就会发现知恩图报的本能其实很罕见,黄雀衔环,乌鸦反哺的美丽故事,更多是人类强烈的"一报还一报"心理臆想出来的。
人类是最擅长,也是最热衷交易的动物。我们期待善有善报(你合作我也合作),恶有恶报(你背叛我也背叛),对一报还一报的游戏彻底入迷,来而不往非礼也。
不管游戏的对方是亲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还是非人类动物: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还是整个自然界:
我们不要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这样的胜利,大自然每次都报复了我们。
还是神: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信耶稣死后成神,信如来死后成佛,信春哥死后满状态原地复活!

导演,最后一句掐了别播!

还记得劳伦兹吗?除了渡鸦,他还养着另一种乌鸦类的鸟——寒鸦(也叫穴乌,学名Corvus monedula,英文名Jackdaw),有一只寒鸦爱上了劳伦兹,每隔几秒钟就以嚼烂的虫子喂之,像对待真正的雌寒鸦一样,他不张嘴就喂到耳朵里。
这只鸟真蛋疼。不过我们也蛋疼得不遑多让。网速太慢时笔者会向电脑挥拳头,就好象它是一个不肯分享长颈鹿的猎人一样。即使对方不适合玩"一报还一报"的游戏,甚至根本不会玩,我们还要苦苦哀求说二缺一就跟我玩一局吧,就像鸟儿受"求爱"的本能驱使一样,我们受"一报还一报"的本能驱使。

战争可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可怕的囚徒困境了,如果对战的双方——例如,英国和德国——和平共处(如同互相合作的囚犯),当然很好,但如果英国选择和平,德国选择开战,好战的一方就可以长驱直入,干掉英国(被伙伴出卖的冤大头),反之亦然。所以两国都只能选择战争(互相出卖的囚犯)。
但是爱克斯罗德的游戏告诉我们,如果双方要为"未来"考虑,慑于将来的报复,困境中的囚犯就不太敢出卖对方,你死我活也会变成双赢游戏,让善良的策略取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英军和德军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有"未来"的局面,战争持续很长,双方士兵经常见面,如果你打了我,我下次也可以打你。于是双方逐渐达成了默契,"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开始盛行起来(当时根本没有"囚徒的困境"一说,爱克斯罗德的大比武更是六十多年以后的事),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士兵们渐渐变得懒怠,敌人在射程里走来走去都不打,甚至有英德士兵隔着战壕聊天。
1914年的圣诞前夜,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战场里点起了蜡烛,英德士兵走出战壕,互祝圣诞快乐。在更大的战场——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里,慷慨善良似乎必定要失败,然而有了"一报还一报",慷慨与利他也可以诞生并繁盛起来。某炸药奖获得者有云,自己最重要的一课是在幼儿园学到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其实他学会这一课的时间,比幼儿园更早。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豆瓣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MySpace 新浪vivi 百度搜藏 鲜果 做啥        更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第三次握手——革命斗争中的通信故事

计算机网络中很old的故事,但写的很科普很有意思。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科学松鼠会 by 奥卡姆剃刀 on 3/28/10

在革命战争影片中,经常会看到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背着步话机在喊"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到请回答。"很明显,这是呼号为黄河的一方想找呼号为长江的另一方说事,为了保证影片的节奏,导演往往把后面的联络过程省略了,其实后面还有两步,长江听到黄河的呼叫后要回答"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听到了你,请回答。"这叫做第二次握手。黄河听到长江的呼叫后还要回答"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听到了你,现在请你收报",这是第三次握手,三次握手成功后,才能在电台里传送工作报文。为什么必须三次握手后才能工作呢?听我慢慢道来。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

第一次握手:黄河发起呼叫,长江收到了。这时长江可以确认的是,黄河的发信机和自己的收信机是好的,否则的话他收不到长江的呼叫;黄河能确认什么呢?他什么也不能确认,有可能自己的电台除了指示灯是好的,其它都是坏的,他在对着一台铁疙瘩发功。

第二次握手:长江回应,黄河收到了。这时黄河可以确认的是,自己和长江的收发信机都是好的,否则的话他收不到长江的回应信号。这时黄河可以说正事了吗?还不能,虽然长江发出了回应,但他并不能确认自己的发信机和黄河的收信机都是好的。

第三次握手:黄河对长江的回应进行回应。这时黄河很清楚,双方收发信机都是好的,自己的这次回应长江肯定能收到,这个回应的目的只是消除长江对黄河的收信机和长江自己的发信机的担心。然后,黄河不必等长江的再次回应就可以说正事了。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心里会想"且慢,你凭什么说第三次握手后,长江肯定会收到?长江刚才的状态好,不代表后来的状态好,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我看再多握几次手会更可靠些。"这种想法有道理,几句话还真说不清,那么不妨先讲一个与此有关的战斗小故事。

战场态势是这样的:

驻扎在两个山头上的红1团和红2团分别有两个营,而在山谷的蓝团有三个营,若红1团和红2团孤军下山作战会失败,而两个团同时进攻就会胜利,对于红方来说,问题的关键是要同时发起进攻。

战斗前的准备过程是这样的:

红1团团长找了个传令兵,命令他跑到红2团,告诉红2团团长明早9时发起进攻。传令兵没有被蓝团俘虏,成功地跑到了红2团的山头,告诉红2团团长明早9时两个团同时进攻。红2团团长一边握着传令兵的手激动地说"太好了!我早就等着这个消息呢!",一边心里暗自核计"虽然我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红1团的团长并不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谁都知道传令兵有可能被俘,消息很有可能传不过来,若明天总攻前,红1团团长不知道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一定不会贸然进攻的,换成我也不会"。于是,红2团团长对传令兵说"兄弟,你辛苦了,先抽袋烟吧,抽完后再辛苦你跑回去,告诉你们团长,说我已经得到消息了,明天按时总攻。"

传令兵又跑回到红1团,侥幸又没被蓝团俘获,他告诉红1团团长有关红2团团长已经获知明早进攻的消息,但红1团团长明早敢发起攻击吗?他不敢,因为他心里清楚,红2团团长并不知道他(红1团团长)已经知道了"红2团团长已获知明早9时发起攻击"这个消息,红1团团长继续想,如果是他本人是红2团团长,就不会贸然攻击,因为自己已经获知明早9时发起攻击这件事,对方未必知道,而有可能因为传令兵回团时被抓,敌人反而知道了,自己贸然攻击,有可能就会失败。于是,红1团团长对传令兵说"兄弟,你辛苦了,先抽袋烟吧,抽完后再辛苦你跑一趟红2团,告诉他们团长,就说我已经知道他已经知道了明早9点进攻这件事,让他放心地打吧。"

写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了,即使传令兵再次来到红2团,红2团团长也不敢开战,还是要传令兵再次回红1团报信,因为红2团团长担心红1团团长不知道他(红2团团长)已经知道了红1团团长知道他(红2团团长)知道明早9点发生攻击的事。(此句53个字,想到松鼠们多用短句的建议,心里严重疚结中……)

回到三次握手问题上,红1团和红2团其实就是通信的双方,这场永远也达不成协议的战斗,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通信道理: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可靠的通信协议

"三次握手"是电台点对点通信的一般规则,但即使三次握手成功后,以后的通信就能保证正常吗?当然不能,握手成功后的设备故障、干扰、话务员的伤亡等,无数种可能性会导致通信失败。三次握手成功只说明了之前的通信条件和环境,而不能决定和预测之后的通信条件和环境。根据经验,两个电台之间的通信失败,最大的可能性是两个电台本身的故障,三次握手的成功排除了这种可能。以后的情况很难预测的,通信协议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可靠,而不能做到理论上的完全可靠。

电台通信一定要三次握手吗?当然不一定。潜伏者为了不暴露自己,可以只使用收信机而不发信,回应总部时可以采用其它手段,例如在指定电线杆上贴个寻人启示。如果电台的发信机出了故障,也可能不经过三次握手而达成通信,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某部的电台发信机坏了,指挥所在没有收到对方握手信号的情况下,连续盲发14份报文,该部全部收到,并按指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该电台台长因此荣立了二等功。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豆瓣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MySpace 新浪vivi 百度搜藏 鲜果 做啥        更多...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Friday, March 26, 2010

一封博士研究生的遗书

心酸啊。。。

 
 

Sent to you by tony via Google Reader:

 
 

via 玩聚SR|最佳 by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on 3/25/10

玩聚SR还知道:
上次看到这遗书就泪流满面的一塌糊涂. 这次又看到了.
+cGoogleReader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发表于2010-03-26 00:04:14

这两天心情不好,什么也不想写。

外国公司可以一走了之,可是走不了的人,该怎么办呢?

========================

北邮一男博士生坠楼身亡 死者生前为人热情乐观

2010年03月23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孙乾 李靖 黄海蕾

昨天下午,北京邮电大学内,一名2009级男博士研究生高坠身亡。目前,其坠楼具体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事发北京邮电大学本部教学楼主楼,该楼有15层,属于"圈楼",中间为露天天井。

该楼一名保洁人员称,昨天下午1点50分左右,她正在楼道内打扫卫生,只听窗外传来一声闷响,接着又听到一阵惊呼。她前去查看,只见位于主楼内部北侧的一个露天天井地上躺着一名男子。天井四周窗户边有很多学生在张望, "他们都是上自习的,发现有人坠楼了,就都过去看"。几分钟后,学校老师和保卫处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维持秩序。紧接着,民警赶到勘察情况。随后,该坠楼男子的尸体被蒙上白布抬走,围观的人才渐渐散去。"没有人说得清他从哪层坠下来的,有的说10层,有的说11层。"

昨天傍晚,主楼不时有前来上自习的学生,一名电子学院的本科生说,学校已经通知了,死者与其同在一个学院,是一名博士生。

事后,北京邮电大学校务办公室、学生事务管理处在北邮人论坛上,对该起坠楼事件作出说明,证实下午1点50分,该校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某,在校本部主楼坠楼身亡。校方在说明中称,事发后,学校迅速启动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校领导、保卫处、学生处和学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目前,该生坠楼原因还在调查中。学校正在积极协调处理,情况有进展将及时通报。

另据知情人介绍,根据初步调查,排除该生为他杀。

校方帖子发出后,引起很多学生关注,截至昨晚9点,跟帖者已有1000多人。多数人都对该生的离去表示惋惜。

平时为人热情乐观 近期曾有失眠状况

昨晚,记者来到坠亡博士生小吴所在的宿舍楼。楼管工作人员称,吴同学所在的宿舍已经封了,校方正在等待其家长到来。该宿舍原本有四个床位,其中一个人开学就没有来报到,还有一名博士是在职教师,早已搬到一楼去住,因此他的宿舍只有两人。现在该生出了事,另一人也搬出。"他是个非常热情的孩子,见了面总打招呼。"楼管员称,今年寒假结束后,吴同学返校后发现宿舍灯泡坏了便找人来修,"修好后,一口一个谢谢,是非常客气的人"。

知情人士介绍,吴同学26岁,没有女友。根据该生所在班的班长及舍友的描述,该生平时很热情也很乐观,跟同学关系也不错,但近一阶段他可能出了点问题,有失眠的情况,具体什么事不明。据了解,吴同学家庭并不完整,他的日记本上模模糊糊地记载着一些家庭生活片段,还有一些慨叹,没有具体细节。

============================

然后,我在网上读到了他的遗书。

============================

遗书

想好了。我想我真的想好了。

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既得利益集团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

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最终下了这样的决心。世俗的炎凉,尘世的丑恶,恶心的嘴脸,可恶的压力,你们都随风去吧。

对不起。对不起。

我可怜的让我万般不舍的妈妈,最对不起的就是你……

我此刻一想到你苍苍的白发,粗糙的双手,一年大部分的饭菜只是馒头就咸菜,一件蓝色的夹克穿了那么多年,每年过年都是那一件,我都会心痛得要死。

儿子不孝,不肖,没能让您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么多年您一个人含辛茹苦供我一直读到北邮的博士啊……曾经,我所有对您的承诺,都没有办法履行了,对不起,对不起。儿子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自从离开老家以来,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让您也能来北京吃一次烤鸭,看看天安门和故宫,住上楼房,坐上小车,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都没有给您,我甚至连您一直想要却舍不得买的假牙伴侣都没能给您买到,每当晚上躺在床上想到您每顿饭都在用那戴不牢的假牙痛苦地磨着干涩的馒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一百块啊,不过是一百块啊,一百块还不够那些老板官员们抽一盒烟的钱,我却给你买不起!

我太没用了。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现在要凭正直的才华去出人头地,太难太难了。我也曾试着找过工作,但是没有人用我。我对这个世界彻底地绝望了。绝望了。我的肝又开始痛了,不能再写下去了……

我走之后哥哥一家就应该会对您好点了,保重……

终于可以一了百了了,我很高兴。永别了,妈!

2010年3月22日

======================

下面是我的感想。

我特别理解他。只有在国内大学读过博士的人,才能体会那种知识带来的绝望感。你付出了那么多,却一无所获,甚至连知识也学不到,因为大学不过是社会的缩影,所有社会丑恶现象在校园中全部存在,而且因为披着学术的伪装,而显得更加虚伪。当你看到那些所谓的学者,不过是道貌岸然的学棍,而整个学术的体系和制度,都在鼓励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时,你的信念瞬间就崩溃了。这样的苦苦忍受为了什么呢?学到知识又有什么用呢?你只有变得和其他人一样虚伪,才能熬出头,这样的未来值得追求吗?

曾经有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它的致谢是这样写的:

  "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

  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

  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

  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我翻了一下自己的毕业论文,致谢和后记都没写。想起来,那时心情也是很不好,爱过不过的,连稍微伪装一下的兴趣也没有。

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我们这一代青年都是这个国家该死的政治制度的殉葬品。

[相关文章]

* 《A Lonely Drifter Off To See The World》

(完)

玩聚SR 是一个追踪各种社会化媒体,实时发现IT人都在分享和推荐什么的工具。点击阅读人文频道热文。
手机请登录移动版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